免费小说尽在一起读小说网_一起读免费小说网!

小说首页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您可以按"CRTL+D"将"一起读小说网:免费小说阅读网"加入收藏夹!

首页 > 小说库 > 军事 > 大唐风流军师 > 第441章 血火辽东(一)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第441章 血火辽东(一)

2022-10-31

天才 一秒记住 本站PC端网址
[一起读小说网] www.yqdxsw.com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猫国际美食全球购

李彦接过信,匆匆看了一遍,站起来去找李靖。看李彦脸色有些沉重的进来,李靖问道:“俊青,发生什么事了?”

李彦把信递过去,李靖看了一遍:“俊青打算怎么做?”

李彦说道:“根据辽东战况,皇上进兵并不顺利。其实我打算你我进攻高句丽,薛廷陀交给其他人,但皇上不干。对高句丽作战和对西北作战是不一样的,皇上显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点。”

李靖点点头:“我一开始想领兵作战也源于此,看来皇上和当初隋炀帝遇到同样的情况。战况堪忧,你有什么好办法?”

李彦说道:“将军,我如果不在西北,你自己没问题吧?”

李靖笑笑:“俊青是认为我老了,还是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李彦也笑了,其实谁都明白,让李彦进攻薛廷陀,不过是压制新汉国,所以并非是这边必须用李彦。此时的情况和战斗力,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太笨就基本没问题。战场上已不用算计怎么打仗,每一天就做几件事,看押俘虏,修建道路、筑城而已,大战基本都不存在。

李靖也很明白,李锦儿也在扩张,取得对新汉最有利的边境线。彼此都是心照不宣,对新汉国向北扩张装作没看见。

得到命令的徐敬业也尽力避开汉军部队,双方都是出自原来骑士团,战术相同,目的也相同。

此时的真珠毗伽可汗哪还有心情管是谁的军队,可两家都不接受他投降,这是从来没有的情况。他想向北逃跑,但那里是维京人和契丹人的地方,又寒冷,又没有人烟,根本无法生存。所以,不断派人向大唐请求投降,此时,已不敢再说其他条件。

可李彦给的条件,真珠毗伽可汗根本无法接受,让他解散国体,自己降为平民,所有贵族迁往内地分散居住,只允许保留一部分生活物资,其他的全部交给大唐。对于他的官印和兵符,唐军根本不要,让他自己销毁。

真珠毗伽可汗明白,大唐这是连一点生存的机会也不给自己。别说想保留可汗的地位,连当一个大唐一般官员的资格都没有。好像他除了死,没有第二条出路。

他也想用这些激起手下人的反抗精神,可还是不行,因为没有平民跟随,难道指望这些贵族老爷拿起刀枪上阵打仗吗?

再有一点,薛廷陀是两大姓氏合并而成的部落,算是铁勒九姓中最大的两支。可恨的是李靖和李彦发出命令,除了铁勒九姓,其他人全可以投降。只要答应内迁,就可以活命,还可以保留大部分钱和物资,唯独这九姓不行,这是要把人逼上绝路。

人都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可李彦这是头点地也不行,摆出了赤裸裸灭掉他的架势。靠乞求过关那没用,唐军就像铁石心肠一样,什么人情也不讲。放下武器是死,不放下武器死的更快。

真珠毗伽可汗终于知道面对死亡的无力感,他很后悔,当初就不该帮着大唐灭掉******,西北地区的人就该联合起来。可后悔有什么用?每一个天都被逼的向后退,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丢失。

有些地方的人不投降也没办法,他们草场越来越少,只要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唐军在中心地点就开始筑城,这种干打垒的土城修筑非常快,几十万人干活,有时一个月就能立起一座高达十几米,厚度两三米的城市,而且占地很广,守住水源和草场,在城里驻有军队。

归入大唐的人,在城里居住,骑兵四处出击,这种稳步推进的战术,薛廷陀的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除了筑城就是修路,盖房子,住上如此干净暖和的房子,很多牧民也不愿意再游牧了。

从去年冬天开始到如今的五月份,随着天气变暖和,唐军的推进速度在加快。

可恨的是新汉国也借着机会向北向东扩张,和唐军配合。新汉国更可恶,他们就是掠夺,什么好抢什么,然后把烂摊子留给唐军收拾。

面对这样两个强势力量,薛廷陀根本无力抗争,被最后灭掉只是时间问题。此时已不是李靖说什么,整个漠北是杨师道和徐敬业两个人的天下。他们根本不用请示什么,半年多时间,两个人早学会了,军队在前面开道,后面官员进驻,然后筑城、修路。

收缴铜钱,金银珠宝换成大唐货币和新汉币,再买东西分给这些农牧民。他们的牛羊、骆驼和马匹卖给新汉。大唐有新汉西域道给的物资,所以,唐军的日子也不是太艰苦。

李靖也承认,有李彦,汉国女皇是真给面子,弄得两家十分和睦。军队除了军装不一样,军旗不一样,就跟一家人似的,商量着来,把薛廷陀当点心分着吃。以山川地形、河流区分国界。

双方立界碑,确定边防线,弄得在碛口的真珠毗伽可汗哭的心都有。最可气的是,因为铁勒九姓不被原谅,有很多王族的人偷偷改姓了。

为了取得好感,竟然改成汉姓,取一个汉人的名字,然后全家偷偷的跑了。当然是跑汉国的人多,那里近,战争又不是新汉发动的。对于新汉国大量招收人员,谁都知道。

一时间,新汉国成为移民热点,这些人是偷跑的,当然带来大量的财产,等于给新汉投资一样。失去土地,失去牛羊,又没有地位,只好是普通人。

为了不让人发现是铁勒九姓,尽力学汉字,说汉语,薛廷陀在李彦的高压政策下,土崩瓦解。

到六月份的时候,进入薛廷陀作战的唐军已不用从关内道、陇右道运送后勤补给的物资。新成立的州县已完全可以解决了这些问题,又一个势力圈形成。

这时候,别说李彦走,就是李靖走恐怕也没问题了。所以,李靖并不担心:“俊青要回长安?”

李彦点点头:“我想回去协助皇上一臂之力,解决了这些高丽棒子。再有三个多月进入秋天,而北方快进入冬季,如果唐军不能解决他们,就得退兵,征辽算是失败。”

李靖点点头:“那好吧,这里我坐镇即可,你回去吧,为那些死了的将士报仇。”

李彦重重点点头:“放心,从今以后,将没有高句丽这个国家,那里将变成大唐辽东道。西海道、西唐道,再有漠北道和辽东道,大唐的疆域将是空前的。”

“哈哈。”李靖大笑:“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些,此生足慰,你走吧。”

根据长安报上来的信,唐军被阻在辽东城,那是进攻高句丽的关键,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都止步于辽东城。

这一次自己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否拿下辽东城,但知道好像并没有竟全功,那就是辽东城并没有拿下,这是李彦不能容忍的。

最让李彦受不了的是东瀛出兵了。根据自己安排的人了解,辽东战场有日本这个王八蛋出兵协助。这促使李彦不顾李世民命令,决定回长安的主要原因。

李彦离开前,一连发出了三四封信,用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分别送往四个方向,其中第一封信就是给锦儿,让她调一个师的军队进入西域,从剑南道进入岭南道,进入东南道交州,和李泰的海军舰队汇合。

第二封信是给李泰的,让他调集一个师的兵力,与新汉军汇合,集中他的舰队进入琼州集合待命。

同时给李承乾一封信,让他调一个师的精锐加上他的一个舰队进入琼州,然后,军队向台湾集中,进入绿城港,和台湾海军汇合,李彦随后会赶往台湾。

最后一封信是给宇文毓的,让他准备一个山地师,向南进入沿海与新汉军队汇合,进入台湾,等候自己命令。

新汉、西唐、东南、吕宋、台湾。五家共计集中的军队是五个师,计五万人。根据海军情况,大约有战舰三百多艘人员三万多人。

李彦并没有背着李靖,让他十分吃惊:“俊青,你这样干,皇上得吓死,以为你要灭唐呢。”

李彦笑了:“这些力量皇上早就知道,他天天看着我,恐怕就是因为这个。我倒是没打算灭唐,但我要灭了高句丽。”

李靖没再说什么,难怪皇上一直防备李彦,他用这十几年时间,在大唐周围布下了如此力量,如果一旦联合,恐怕推翻大唐轻而易举。李彦笑笑:“李将军,以你的才能,难道你看不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李靖想一下说道:“确实,这当中如果没有你,他们根本无能力联合起来。互相牵制,形成不了一股力量,大唐可以各个击破。”

李彦点头说道:“这也就是皇上还能放心的地方,只要控制了我,这些地方不足为虑。如今把这四个道并入大唐,其他的人都拿大唐没办法,包括汉国。”

李靖也不能不承认李世民确实有头脑,这些人当中最有可能威胁到大唐的,就是李锦儿的新汉国,地盘最大,实力最强,因为他不是李世民的儿子。可李靖不知道西唐女王是李彦的女儿,并不是……

发出信之后,李彦坐车离开渃真水,现在的真州,也是漠北道的治所。走定襄上快车道,直奔长安。他要从长安到房州,再从长江顺流而下到扬州,出海去台湾。

就在李彦向南赶的时候,他下达命令的几个地方纷纷开始行动,调集力量,整顿装备,一同赶往台湾。与此同时,辽东城下战火纷飞,李世民集中了五万兵力,正在进攻辽东城。

从三月份开始全面进兵,到现在已五月末近三个月的时间,唐军刚刚渡过了辽水,逼进辽东城下。

高句丽王高亮和莫支离泉盖苏文也加强各地的防御,利用北长城阻挡张亮的水军从海上进攻,同时,命令崔孝带领五万军队增援辽东。

高句丽在李世民准备东征的时候,也就知道这一天早晚得来。高句丽也清楚,如今的大唐绝不是当年的隋朝,不但平定突厥,同时灭掉吐谷浑、平定吐蕃,兵锋正盛的时候。敢两面开战,同时征伐薛廷陀。

本来和薛廷陀已然商量好,李世民大军一动,他们就向朔州进攻,夺取河套地区,进逼长安,可以让大唐撤军。但是李世民竟然派李靖和李彦这两个大唐神一般的人物西征,军队只动用一万。

本来泉盖苏文认为是牵制薛廷陀的目的,但接到报告,真珠毗伽可汗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他担心李靖和李彦从北向辽东进攻,但是,李彦他们好像并不着急,而是稳步前进。这样,泉盖苏文放心了,所以全力阻挡唐军进攻。

辽东防线他们经营多年,每个城里都是兵精粮足。大唐距离远,后勤补给困难,十几万大军,后勤是沉重负担。虽然冬季辽南沼泽封冻,但离开水草,唐军一样坚持不住。只要坚持到冬季,高句丽就算胜利,利用一冬天时间,就可以灭掉新罗。

泉盖苏文十分得意,中原王朝又怎么样?不是一次又一次败在了高句丽手里。如果这一次成功灭掉新罗,再吞并百济,联合日本,那就可以反攻大唐,把河北道纳入高句丽的国土中。那时候,什么大唐,根本不算什么。志得意满,信心十足,泉盖苏文以为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唐军已是强弩之末,如果失败在辽东城下,那他们就是彻底失败。所以都城平壤一次派出五万军队增援辽东城,加上原来那里的兵力,共计八万人。加上扶余城、新北城、盖牟城、安市城与昌北城,在辽东,高句丽集中了二十万军队,而唐军总兵力才十万,加上消耗的,剩下八万多人,怎么可能是对手。

但是,全盖苏文也低估了唐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更低估了唐军灭掉他的决心。最主要一点是李世民不是隋炀帝,这一次进攻的军队是招募的军队,并不是府兵,本来战斗力就不一般,加上是复仇之战,所以,战斗意志十分顽强。

面对唐军进攻,高句丽只是据城坚守,根本不敢出战。但李世民是有准备的,带有大量的攻城器械。

最快速的是李绩的部队,他兵发柳城,但却虚张声势准备进攻怀远,泉盖苏文急令高彬领兵两万,坚守怀远镇。可李绩却突然进攻柳城,最让高句丽军队想不到的是,李绩并没有进攻柳城,而是迅速北上,一举攻占通定(辽宁新民),迂回反包围柳城,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拿下柳城。

俘虏了两万高句丽人,最大的收获是缴获了十万担粮食。这一下,李绩的军队根本不用从后面运送粮食。有了后勤补给,辽东道李绩的大军渡过辽水,向辽东城进攻。这一下,让全盖苏文大惊,才向辽东增援的。

十几天后,改封亲王的李道宗任西行道行军总管,一举攻占了盖牟城和新城。打下盖牟城,唐军进攻有了据点,李世民的大军终于从辽南通过,进逼辽东城下。

但此时已是五月末的时间,李世民的行军大帐中,身上满是泥水的李世民连衣服都没换,立即找来了各路大军的总管,看到皇上如此,李绩问道:“皇上,为什么这样?”

李世民笑着说道:“在辽泽过不来,还是阎立德的以土作桥才能通过,沿途有不少隋兵的遗骸,我命军士埋葬,才弄成这样。”

李绩说道:“皇上仁圣,必能打败高句丽。”

李世民说道:“前面情况如何?”

李绩说道:“辽东城高墙厚,而高句丽军有三万多人,他们存有大量粮食,短时间根本没问题,我军利于速战。”

李世民点点头,此时已是五月末,从这里耽误时间太长,根本无法进攻到平壤。一旦进入冬季,很难胜利,就说道:“我们是攻占辽东,并非在辽东决战,两面进攻即可。李绩、李道宗攻城西,张世贵、张俭攻南城,两面进攻,务必拿下辽东城。”

众将一起躬身领命,唐军在追求速度,所以根本没做停留,而是稍作准备就开始攻城。城里守军三万多人,而增援的军队也有四万,虽然被挡在白岩城,但也进入辽东一部分。为了拿下辽东城,唐军只好分兵阻挡白岩城的增援,李世民可用在进攻的兵力也不足五万。

双方兵力差不多,但高句丽军是守,而唐军在攻,处于不利地位,战斗异常激烈。只是背土填沟就用了七八天时间,顶着城墙上的弓箭,士兵举着盾牌掩护工兵背土填城。

李世民骑在马上看着远处的辽东城,他脸上是沉重。这里倒下了太多的汉家儿郎,但不攻占辽东城就无法进攻平壤。

面对三百多斤的石炮,城墙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但很难摧毁他。城上城下都是尸体,昨天接到李彦他们从薛廷陀方向来的报告,李世民嘴角是一丝笑容。李彦有多大能量,李世民清楚,但他很奇怪,李彦为什么没有夺取天下之心?真是一个奇怪的人。自己怎么也不能输给他吧?那还有面子吗?

想到这,催马上前,一把提过来一袋土,向城墙下冲去。身后的侍卫吓得大惊失色,纷纷冲上前保护。

看到皇上亲自背土填壕,唐军士气大增,都喊着口号向城下冲去。

蝶美汇 一起读免费小说网 www.yqdxsw.com



天猫国际母婴超市

天才 一秒记住 本站手机阅读网址
[一起读小说网] www.yqdxsw.com/m/
最快更新!无广告!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X

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2章 新家第一夜第3章 比比谁更坏第4章 要命一条第5章 原来是穷光蛋第6章 耕种的难题第7章 融入时代第8章 无私奉献第9章 意外收获第10章 玩笑惹的祸第11章 嘴快的坏处第12章 备战备荒第13章 严阵以待第14章 出手相救第15章 平阳公主第16章 离家出走第17章 秀宁再来第18章 邀请第19章 被迫捆上战车第20章 强行征收第21章 造反谁不会第22章 搬空洛南(一)第23章 搬空洛南(二)第24章 驱虎吞狼(一)第25章 驱虎吞狼(二)第26章 狼来了(一)第27章 狼来了(二)第28章 哇,美女第29章 一千贯一年第30章 杨氏教子

设置X

保存 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