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尽在一起读小说网_一起读免费小说网!

小说首页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您可以按"CRTL+D"将"一起读小说网:免费小说阅读网"加入收藏夹!

首页 > 小说库 > 军事 > 大唐风流军师 > 第319章 西域风云(七)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第319章 西域风云(七)

2022-10-31

天才 一秒记住 本站PC端网址
[一起读小说网] www.yqdxsw.com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猫国际美食全球购

格尔木锦儿的王帐,这么厚的一沓子信,锦儿从头看到尾,眼里流下两行眼泪。长长的一封信,大部分是家常话,说了李彦对锦儿的担心和想念。

也向她道歉,没能在她失陷吐谷浑的时候去救她,但李彦身为朝廷官员,当以国事为重,请锦儿原谅。

知道她收服一个部落,让她以此为基础,争取击败伏允,统一西海,为大唐开疆扩土。骑士团会留下协助她,等皇上研究后,再决定怎么办。

信写的很罗嗦,显然心情不好,也写的很潦草。锦儿哭了,她觉得自己有这样一个哥哥是她一生最幸福的。读家乡的信,读最亲近的人的信,锦儿心情激动可以理解。

读完信,锦儿对王帐中的人说道:“你们都退下吧,我想静一会。”

里面的人全都退出去,整个很宽大的王帐之内,只有锦儿自己,她用手擦一下眼泪,来到火盆前面,把手里的信一张一张的在火上烤,果然,在火上一烤,纸的背面显示出淡淡的字迹。

锦儿读完的纸也就进入火盆,化作灰烬,很长时间,锦儿终于读完了。这封密信,信里的内容和明面上写的完全不一样,这才是李彦的真实内容。

这种密信写法,恐怕天下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李彦,一个是李锦儿。说穿了,根本不神秘,就是用米汤写信,在没有感光纸的年代,都是最普通的纸,也就是麻纸,是淡黄色的,连宣纸都没有生产出来的时候,这种很白的纸是很昂贵的东西。

米汤写在上面,干了以后是根本看不出来的,但是在火上一烤,米汤和纸张的燃点是不同的,所以,字迹就显现出来,不过很淡,即使颜色浅也能看清。

李彦当初想起来的时候,并不是打算这样用的,是准备用在军事上。可是,却第一次实践的用在和锦儿通信上。今天李世民的表现,李彦心里不可能舒服了。

回想起和李世民的接触开始,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付出了多少,却没有换来李世民的信任。那些什么也不是的人,可以说自私自利的人,却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可李彦呢,不得不处处小心。

锦儿在甘州修路,并不是高速收费的路,可以说为大唐出力,失踪了,李世民并没有下力量寻找,反而把自己召回。知道锦儿的消息,却开始怀疑自己,这些都让李彦产生了对李世民的怨恨。也可以说,李彦和李世民开始离心离德。

但已不是当初的李彦,不会选择公开和李世民相抗,那不过是以卵击石。大唐已然稳定,天下人心思安,李彦也不想挑起战火。但又不可能让李世民把自己杀了,所以,从皇宫回来,脑袋就急速的转动。

自己想离开大唐很容易,可却无法把家里人全部带走。十多年的时间,即便李彦再没有什么感情,杨氏、柳静秋、飞凤、彩蝶他们已进入李彦的心里。还有自己的儿子,和一心跟随自己的丽质,都让李彦不能和李世民为敌。

所以,他放弃了去西域的想法,写这封信就是告诉锦儿怎么做。自己这封信无论让谁送都会被李世民看到,这点李彦已经想到,也就想到了这种写信的方法。

可能天下除了李彦和锦儿,没人知道怎么看到这封信。其实李彦和锦儿还有另外的密码通信,但那太让人怀疑了,所以没有用。

锦儿读完最后一张的时候,随着火盆中纸张化成灰,锦儿闭上眼睛,好长时间,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眼里是坚定的目光,也同时有一些仇恨在里面。低声对着火盆说道:“哥哥,你放心,我会做到的。我会让有一天,即使皇上知道,也不敢动你。”

她仿佛面前对着的是李彦一样,一直到傍晚的时候,赫连顺他们都不知道李锦儿在想什么。第二天一早,部落里的几个长老和主要人都被召集到王帐之中。

锦儿看看这些人都奇怪的看着自己,说道:“诸位长老,我已经想好了,从今天开始,察尔汗部落正式定名为察尔汗王国,以格尔木为都城,定名为青海城。既然确定建国,那么就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规矩,这点你们知道吧?”

这么长时间,赫连顺和哈查辛早就着急了,可锦儿一直不是太积极,也没把自己当成女王。两个人都认为锦儿还是想回中原,所以心里着急。今天突然听到锦儿这么说,那是大喜过望,连忙跪倒:“女王英明,我等一定效忠女王。”

看看这些人的表现,锦儿脸上是淡淡的笑容:“你们都起来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既然想立国,就不能没有规矩和法律,这样办,我们和大唐学习,但职务之称却不一定是他们的样子。”

下面这些人都静静的听着,当锦儿开始任命官职,确定职责权限的时候,赫连顺吃了一惊。他原来以为锦儿一个女孩什么也不懂,那一定好控制,将来就是他们说了算。这段时间,周围的部落不断被征服,察尔汗的人越来越多,人口在急速增加。

很多人都以为是他们两个长老说了算呢,可是,今天这一任命,也可以说封官,看出来,女王也不是白给的。

锦儿再怎么接受李彦的思想,她毕竟不是穿越来的人,时代特点很明显,尽管李彦的信上写了很多方法,但终究不可能写全面了。所以,锦儿也就按着自己知道的来确定,基本上就是大唐制度的翻版。

可是,局限于文化水平,太多不识字的,所以锦儿把机构减了又减,只是设立了两个部门,一个是政务部,一个是军部,也就是兵部,政务部最高的是尚书,以赫连顺为尚书,哈查辛、尼古拉为侍郎,兵部尚书巴楞,左丹、高苏日为侍郎,把青海城定为青海市,市长达达买。单独设立大法官,是维族人花古力特。

因为没有那么多事物,在政务部以下分为四个局,那就是工部局、农业局、商业局和民事局。兵部分两个部门,作战部和后勤部。一天时间,从早上到晚上,这些人就集在这里,制定了一样又一样的制度和简单的法律。

一直到晚上,锦儿才疲惫的休息。什么也没有,就是白手起家,格尔木就是一片荒野,什么也没有,游牧民族的特点是不习惯筑城。

只是有锦儿这半年多时间,察尔汗部落要稳定的多,因为她的迁居政策,让这里的人越来越多,再说,也是很特殊的方法。

看着锦儿劳累的样,柳飞烟很是不理解:“李小娘子,你这是何苦呢?还是回中原吧。你哥哥可是永宁王,家里也不缺钱,操这心干什么?”

锦儿笑了:“你不明白的,我说的提议怎么样?”

柳飞烟笑了:“你可是女王陛下,我敢不听吗?”

锦儿笑一笑:“那好,我会和单鹰说,你现在就是我的王庭护卫统领,我的安全可就交给你了。”

柳飞烟也很佩服,能以汉人一个女子成为大漠草原的女王,真是了不起,也就答应出任李锦儿的大内侍卫统领。

第二天开始,锦儿招来这些人开始分配工作,察尔汗王国正式开始运作。当锦儿带着人在察尔汗以北的平坡开始动手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要干什么。可是第二天以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在这个叫平坡的地方,把上面的沙石挑开,下面竟然是盐,所有人都傻了,女王怎么知道的?这时候,盐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些盐就再也不缺钱了。

看着赫连顺那激动的脸,锦儿也奇怪,哥哥怎么知道的?其实,李彦在接到锦儿派人报告的时候,也吃了一惊,难道真的是天意?

锦儿占据的地方是格尔木,那是青海最大的盐湖。地下没有别的,全是盐。根据后世网络上说的,格尔木盐湖的盐,够全世界的人吃几十年,够全国人吃千年的,那不是说那里全是盐?

后世是多少人口,五六十亿人口,那现在才多少人口?还用盐铁专买吗?还用走私盐吗?锦儿无意间占据的地方,就是钱啊!

所以,他的信中,侧重告诉她这件事,让她尽快采集,打开通往甘州的商道,以盐交换任何想用的物资,只有有了钱,才能发展起来。

十几天时间,以平坡为中心的盐城建立。大批的男人女人进入这里开始提纯、分类。

太奢侈了,品质稍微不好一点都不要,只是从卤水中捞取白色纯净的结晶盐。锦儿开始派人联系甘州和各地的商人、商队。

当草地上开满野花的时候,盐城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伏允还是没有动静。不过锦儿已知道了为什么,因为在甘州的李秀宁接到圣旨,派人通知伏允,察尔汗部落是臣服大唐的,如果伏允对察尔汗动手,就是与大唐为敌。

伏允兵败逃回去之后,一直在准备,想等天气彻底暖和就起兵报复。大唐的通知让他虽然生气,但却不敢乱动,突厥被灭,四夷震动,他哪敢再向察尔汗进攻?

以前这里内部争斗,大唐是不管的,只要不进攻大唐的地方就行。可察尔汗不同,因为他们自立的女王李锦儿,是大唐永宁王李彦的妹妹,给伏允一个胆子也不敢。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慕容伏允是绝对知道这个永宁王的。他也有使者在长安,怎么会不知道李彦的名声。

所以,虽然察尔汗军队四处出击,很快收服了她周围的大小几十个部落,已然聚众两万多人,伏允只能忍气吞声。

最让他来气的是,他鼓动周围的几个大部落向察尔汗进攻,但察尔汗驻有大唐的骑士团。

一个营只有八百人,营长单鹰,虽然人不多,但战斗力强的离谱。八百人的一个营,对抗三四千骑兵,轻松胜利。那些进攻的军队不是被杀就是成为俘虏,现在都成为察尔汗筑城的劳工。

察尔汗王国的势力在向西面扩张,好在没有向东扩,双方也就没什么冲突。

非常可恶的是,很多部落开始臣服察尔汗,向他们进贡,不再向伏允的吐谷浑进贡。可伏允没办法,察尔汗有后台,因为有大唐支持。

伏允除了生气,几乎没什么办法,他的势力在收缩,被压回了西平一带,想向北扩张进入突厥的地方,中间又隔着陇右道,那是大唐的地方。

伏允在忍着,他想等到秋天战马恢复力量。已经和其他部落酋长商量好,那时候他们全联合起来,包括西突厥,一起进攻,不但拿下察尔汗,更要占领陇右。对于大唐下的圣旨,要求他们不得越过边境,那些树立界碑的地方为大唐领土。别说西突厥肆叶护可汗,连伏允也没当回事,那不过是为了显示大唐皇帝的威风而已。

肆叶护可汗正在和莫贺咄大战,等到他平定了莫贺咄可汗,就可以联合吐谷浑一起进攻,把******的地方变为他们的。两方面已商量好,吐谷浑取陇右之地,西突厥取原来颉利可汗的地方,吐蕃取西域高昌、且未、于阖和鄯善之地,三家可以瓜分整个西北,那样就有实力对抗大唐了。

既然有这个计划,所以谁也不说话,都在等时机。锦儿的察尔汗王国也成为这几个可汗的笑谈,根本就没当回事。他们连大唐都敢进攻的时候,还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察尔汗吗?

锦儿确不管这些,她也不急于扩张,在青海城东面距离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设立了都兰市,以西一百多公里的地方设立美仁市,向北在平坡设立盐城市,向南设立石城市,以青海市为中心,边线六百里的地方之内设立了五个城市,控制的地方只有四千多平方里。

这是锦儿接受李彦的意见,不要急于扩张,而是稳扎稳打,控制一个地区,稳定一个地区。扩大再多的地方也没用,西北方向地广人稀,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口,地方再大也没用。

所以,尽管连单鹰都着急,为什么不向俟斤城进攻,灭了伏允不就完了吗?干什么这么费劲。可锦儿不为所动,只是致力于内部建设,她多年的研究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何况有不断往来于长安之间的通信,虽然来回得一个月时间,但锦儿还是能不时的接到哥哥的信。

两个人通信明面上还是那些内容,无非是哥哥关心妹妹,妹妹想哥哥,但真实的内容,只有两个人知道。鉴于那里特殊的情况,李彦不断回想后世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供给锦儿。同时也把很多自己能想起来的建议交给锦儿。

察尔汗地区终于出现一个奇怪蓄养方式,那就是牛羊不再放牧,而成为圈养。在各个城市建立了很多牧场,从各地草场收割草料运回来喂养,只是在小范围之内进行放牧。

有护牧队又是在人烟稠密的地方,所以很少受到狼群和大型野兽的袭击。牧场建有坚固的畜舍,不怕冬天牲畜冻死,这样一来,游动的民族安稳下来,不再那么遭罪。

盐场开采也让牧民不再想去放牧,他们有挣钱的方法。临近山区的地方开垦出大片的农田,锦儿在从游牧民族向定居的农耕民族过渡。

其实这个办法是李彦想起来,中国早期的农村公社和苏联的农庄制度,大锅饭虽然被后世批得一无事处,但在如今生产力低下,抗风险能力很弱的时代,不失为好办法。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不但青海城有了规模,其他四个城也树立起来。当然不能和那些大城相比,但是三四米高,两三米厚的城墙也有了一定的抵御能力,主要是以城为中心,经济快速复苏。有现代城市建筑经验的李锦儿,作为她的王城,青海城的建筑是相当漂亮的。

也像所有第一代君王一样,锦儿是非常勤快的,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弄得手下的官员也不敢怠慢。

根据李彦的指示,察尔汗王国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先建起来学校,而且每个市里一所,小孩全部进去学习,当然是学汉语和汉字,锦儿是不会让他们学其它语言文字的。

最奇怪的是很多从长安来的商队运来大批衣服,这是李彦准备了两三年的衣服,如今全部送到这里。是被大唐称为贱民服装的衣服,也都是两节穿的,裤子和上衣。对于这些牧民来说,他们可不管是不是贱民衣服,不花钱就是好的,再说他们本来就是庶民。

如果有后世的人进入青海城一定会奇怪,根本不可能认为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城市。李彦在幕后指挥,锦儿在前面干,兄妹终于在青海这里建立了一个很像后世的城市。

这里什么都没有,是从零开始的,没有儒家道家学说那么多羁绊,什么都好推行,反而比中原要容易。

盛夏的时候到了,一个崭新的城市出现在这里,西海女王的名声也随着商队传遍了大漠戈壁和边塞。

这一切发展如此之快,是谁也想不到的,最让锦儿放心的是单鹰为李锦儿训练五千人的骑兵。单鹰说他们战斗力不会比骑士团差多少,如果再有段时间,就会和骑士团一样。刚刚进入秋天,察尔汗王国进入了丰收的季节。

蝶美汇 一起读免费小说网 www.yqdxsw.com



天猫国际母婴超市

天才 一秒记住 本站手机阅读网址
[一起读小说网] www.yqdxsw.com/m/
最快更新!无广告!

设置 手机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X

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2章 新家第一夜第3章 比比谁更坏第4章 要命一条第5章 原来是穷光蛋第6章 耕种的难题第7章 融入时代第8章 无私奉献第9章 意外收获第10章 玩笑惹的祸第11章 嘴快的坏处第12章 备战备荒第13章 严阵以待第14章 出手相救第15章 平阳公主第16章 离家出走第17章 秀宁再来第18章 邀请第19章 被迫捆上战车第20章 强行征收第21章 造反谁不会第22章 搬空洛南(一)第23章 搬空洛南(二)第24章 驱虎吞狼(一)第25章 驱虎吞狼(二)第26章 狼来了(一)第27章 狼来了(二)第28章 哇,美女第29章 一千贯一年第30章 杨氏教子

设置X

保存 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